發(fā)稿時間:2022-04-22 06:10:21 來源: 瀏覽量:1067次
4月18日,國家統(tǒng)計局發(fā)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國民經濟數據,一季度我國GDP為270178億元,按不變價格計算,比上年同期增長4.8%,增速較上年四季度加快0.8個百分點。這似乎超出預期。
如何看待4.8%的同比增速?遠景智庫認為:在國際環(huán)境更趨復雜嚴峻和國內疫情頻發(fā)帶來的多重考驗的背景下,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(qū)間,這說明我國經濟具有充足的韌性和動力。無論是從整體經濟增速,還是工業(yè)增加值、固定資產投資以及外貿等核心指標來看,中國經濟走穩(wěn)的趨勢比較明顯。遠景智庫認為,用一個“穩(wěn)”字來形容一季度經濟運行非常恰當。
數據顯示,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(yè)、裝備制造業(yè)、信息技術服務業(yè)以及采礦業(yè)增速較高。新能源汽車、太陽能電池、工業(yè)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140.8%、24.3%、10.2%。從中能夠看出我國整體產業(yè)結構良好,特別是一些“卡脖子”的高技術產業(yè)保持了較高增長,說明短板正在不斷補齊。
中國經濟韌性、動力何在?遠景智庫學術委員會委員柳思維教授、劉茂松教授、唐宇文研究員、北冰教授認為,一是固定資產投資恢復性增長態(tài)勢良好。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.3%,高于一季度GDP增速。其中,第二產業(yè)投資增長16.1%。這說明實體經濟在復蘇;二是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.1%,“跑贏”GDP。這反映出經濟增長的過程中,收入分配結構在逐步優(yōu)化;三是一季度中國經濟環(huán)比增長1.3%。這一數據比2021年前三個季度環(huán)比增速都高,這說明經濟增長的“沖勁”較強,韌性足。
當然,也有專家持不同意見,他們對外貿出口額同比增長10.7%是質疑的,因為國家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:一季度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11.06億噸,同比下降4.7%。兩組數據應該說都是真實的,誰更準確地反映了當前的外貿經濟值得思考。另外,一季度GDP增速跌破潛在增速下限,一季度季調環(huán)比低于2011~2019最低水平,31個大城市調查失業(yè)率超過2022疫情沖擊達到6%,這說明當前經濟運行不是風險而是存在問題。遠景智庫預計,參考歷史,3月以來疫情反復對一季度影響約1個百分點,對2季度經濟影響約1.5個百分點,拖累全年GDP增長約0.7個百分點。由此,我們既要看好那些鼓舞人心的經濟數據亮點,同時也要客觀地關注那些下滑的經濟數據。
文本標簽: